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的要求,河北省有9个学校展开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诊改工作事实上已经证明了教学诊改工作对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作用巨大。我校启动教学诊改,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实施方案》中提出的“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结合我校实际,从健全治理结构,优化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创新运行机制为切入点,教育引导全校广大师生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做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性。用至少两年的时间,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积极开展诊断与改进,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升华,在诊改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河北省一流职业学校。
一、什么是教学诊改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教学诊改”工作,教学诊改是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引导和促进学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的过程。“教学诊改”中的教学指的不仅是“围绕教学本身所开展的相关工作”,而是“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活动,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诊断本是医学术语,最早将诊断原理运用于社会科学作为内部管理重要手段的是企业,并形成了企业诊断理论。本世纪前后诊断作为一个重要理念,逐渐引入教育领域,教学诊断成为一种新型的应用教育技术,在引领学校建构反思意识、强化发展动力、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们习惯于将“完成任务”作为工作的终点,一些周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常常因此而“越做越疲”,出现职业倦怠。这样的工作只有‘前台’没有‘后台’,难以产生持久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所谓‘后台’,就是诊断和改进。工作进行过程中要经常自我诊断,发现异常,及时改进。工作完成后, 更要习惯于根据事先设定的目标(标准)做全面的自我诊断。而且,无论总结成绩还是发现问题,主要目的都是找出隐藏于成功或问题背后的规律性的东西,有效改进,直至对目标(标准)做出调整。
二、教学诊改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要尽快提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办学质量决定性因素的教学工作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亟须强化和提高。因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教学工作诊改无疑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教学诊改可以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凝心聚力,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学工作的地位
从理论上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而展开。但从现实中看,教学工作是常规的基础性工作,其质量高低相对来说是隐性的,对短时间内提高学校知名度、影响力作用不是很大。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数量和水平与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匹配、招生困难等原因使学校领导不得不将主要资源、主要精力放在扩大招生、争取资金、校企合作、政府社会支持等方面,相对弱化了教学工作。因此,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成为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的一个人的工作,成为学校少数人的事件。我校实行两部管理以来,最少有四位校长深入到教育教学一线,管理力量得到了加强。开展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诊断,激励学校关注教学工作,必将稳定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二)教学工作诊改有助于建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机制,增强学校发展软实力
一般来说,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大都通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口升学率和考取本科人数、技能大赛等显示。就业和升学在事实上成为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显示器。由于中国产业结构长期在低端运作,对员工的素质、技术要求并没有很高,加之就业门槛较低,对新进员工的受教育年限并没有强制要求,人才质量高低并没有成为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带来教学质量被淡化甚至被忽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机制无从谈起。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办学质量自我提升的内生机制。教学诊改作为一项制度性工作,必然能促进学校主动建构诊改的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
(三)教学工作诊改有益于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奠定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基础
合格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者。就我校而言,一线上课教师严重短缺、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学校正常工作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年秋季开学教师短缺会更加突出。开展教学工作诊改,建立数据平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抽样复核,了解掌握职业学校的现实情况,必将进一步突破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种种障碍,促进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
三、教学诊改的依据
开展教学诊改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6]37号),《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冀教职成[2016]16号)。
四、教学诊改的目标
通过持续规范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建立并运行全要素网络化的“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即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以校本数据平台为依托,建设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不断提升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教学诊改的主要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对象是学校办学的底线,即“三个基本”,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其中,“基本办学方向”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也是学校自我诊断必须高度关注、认真反思的核心问题。“基本办学条件”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开展教学工作诊断的重要事项。“基本管理规范”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保障,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教学诊改工作的十项内容。一是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二是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三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四是专业设置与条件――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五是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条件;六是课程体系与改革――人才培养工作的抓手;七是课堂教学与实践――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八是学校管理与制度――人才培养工作的保证;九是校企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十是质量监控与成效――人才培养工作的保障。
教学诊改工作将要完成的五项任务:(1)理顺工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2)落实主体责任。履行好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二是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改工作;三是构建校内“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保证制度体系。(3)分类指导推进。从提高诊改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出发,明确处室、学部、专业各自的诊断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重点是保证“三个基本”。(4)构建数据系统。一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二是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三是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
六、教学诊改的步骤
1.理念先行
学校要统一思想,目的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和育人质量,要把诊改工作放到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环境下,与学校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2.梳理制度管理文件,厘清部门工作职责
对学校现有管理制度文件进行审阅、优化,调整重叠之处,明确各部门、各处室和各院系工作职责。
3.分解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编制诊改工作目标链
根据省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及学校办学定位,编制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并将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分解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校企合作体系建设、各职能部门、各个教学部和各专业等子项目发展规划和年度任务分解。
4.依据目标任务,分解部门工作任务,编制工作标准
根据处室、教学部的子规划与年度任务分解和部门、系部工作职责,完善各部门、处室、学部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工作质量标准。
5.依据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编制诊改工作标准链
编制教师教学质量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任课教师教学资料质量标准、核心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特色专业建设质量标准、骨干专业建设质量标准、骨干教师质量标准、双师素质教师质量标准、学生发展质量标准等。
6.依据结合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和校本数据平台,调整优化上述各项内容。
七,教学诊改的安排
(一)2018年4月,文件学习培训阶段。
要分别对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专职人员,进行学文件、学政策、学业务的教育培训活动,让这些“领头雁”明白为什么搞诊改、诊改的目标是什么、怎样保证诊改质量、如何使诊改过程变成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质量提升办定时向中层及以上领导工作群中发布相关学习文件,每两周召开一次集中学习,大家个人也可以上网收集资料学习。5月10日前各小组上交一份关于开展教学诊改的认识体会。
(二)2018年5-6月,澄清“家底”阶段。
各小组结合日常工作从学校最基础、最基本工作入手,组织有关人员先期做好填报表、查资料、搞分析、做研判的工作,梳理工作职责、制度,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全面深入地弄清学校和各个部门的“家底”,弄清过去和现状,为推进整个工作“解决问题,保证质量,促进发展”起到积极的引擎作用,6月30日前上交本小组工作家底和问题清单。
(三)2018年8-9月,计划制定阶段。
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总目标下,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各小组制定“诊改执行计划”。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我校的办学方向,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强化基本管理准则;构建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框架,搭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对照“诊断项目参考表”确定的诊断点规划目标、主要诊断点、现状值等进行“对号入座”式筛选、梳理、对应,最终制定我校的“诊改执行计划”。 10月10日前完成“诊改计划”。
(四)2018年10月起,计划实施阶段。
在各部门制定“诊改计划”的基础上,学校统一协调制定学校“诊改执行计划”,并重新分解制定各部门“诊改执行计划”,然后进入诊改实施阶段,每个月初上交部门诊改总结和成果。